首 页
 
检务公开
在线服务
在线举报
检察长信箱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法律法规查询
12309检察服务中心
案件流程查询预约
检察理论
·实用、解渴!“减假暂”检察...
·最高检党组研究深化系统内巡...
·合规健康,方能行稳致远
·在依法惩治犯罪中做实检察为民
·强化刑事检察监督,确保不枉不纵
·案件质量指标体系持续优化
·2023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最高检发文!明确加强涉众多...
·时隔一年,最高检再发重大犯...
·大数据赋能全面提升刑事审判...
·检察权运行,既要放得好更要...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全文)
·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应时代之唤 行民之所盼
·以高质量法律政策研究助力“...
·笔录制作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深化调查研究 推动刑事检察...
·数字检察怎么干?代表委员建...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让“高...
·同堂培训,提升“减假暂”案...
·“两高三部一委”联合发布新...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为检察...
·检察日报社评:在学思践悟中...
·检察日报社评:从政治上着眼 ...
·检察日报社评:大兴调查研究...
·检察日报社评:高质效办好每...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始终坚...
·检察日报社评:把“从政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全面加...
·把检察履职融入“中国之治”...
·一场辣味十足的现场考试
·以检察能动履职推动宪法贯彻实施
·用求极致的态度“挤水分”
·再接再厉:推进刑事案件律师...
·法学汇|民事检察制度发展理...
·“以人民为中心”要落实在办...
·检察日报社评:防止简单化造...
·一图了解|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坚持政...
·从明辨是非到“事心双解”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推进检...
·检察日报社评:聚焦高质量发...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构建...
·法学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电子证据运用:如何“重建”...
·如何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
·检察日报社评:提升基本能力...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开创...
·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检察日报社评:努力把为民实...
·【人民日报】将法律监督延伸...
·认罪认罚后又上诉,还能被从...
·说透“量刑建议为啥这样提”
·正当防卫,让公平正义鲜活在...
·刑法学:前沿问题的密切关注...
·把法律监督的“看家本领”做到位
·坚持不懈抓好群众信访件件回复
·未保法修订:未检工作面临“...
·法学汇|检察机关何以代表公...
·重磅!最高检印发加强和规范...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
·最高检机关举办学习贯彻十九...
·全面落实最高检机关检察官办...
·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
·“两法衔接”由柔变刚
·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发扬军人优良作风 在检察工...
·切实抓好“五个专项检察活动”
·响应中央号召 经受锻炼考验...
·检察机关以案释法工作成效明...
·持续推动改革措施精准落地
·最高检下发规定细化检察官以...
·最高检举行党员干部学习报告会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全力做好当...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切实防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民诉...
·弘扬优良传统与加强工作创新...
·抓好各项改革协同发挥改革整...
·追授苏知斌“全国模范检察官...
·信息化应用助推司法责任制改革
·抓好各项改革协同发挥改革整...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
·公益诉讼试点达到预期效果赞...
·立足检察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五个一”模式探索跨行政区...
·强化措施确保侦防工作平稳健...
·与毒品犯罪“斗法”,检察机...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内...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
·柔性监督取得刚性效果
·正式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
·最高立法机关拟修法全面授予...
·“将军故乡”扶贫忙
·高举巡视利剑 推进全面从严...
·试点积累丰富案件样本,制度...
·预防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策方向善...
·推动控辩双方在法庭上良性互动
·司法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
·巩固深化办案实际成效 深入...
·最高检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
·模拟法庭进校园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促发展
·检察官一线监督给办案加装安全阀
·促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勇于创新主动担当 全力推进...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
·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巡视成...
·检察故事融入百姓朋友圈
·为科技创新撑起司法“保护伞”
·“活生生的教训就发生在我们...
·充分运用大数据建设 履行好...
·“说说心里话”
·积极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公...
·打造“阳光检察”强化版
·“两法衔接”由柔变刚
·曹建明会见香港廉政公署专员...
·为护佑良好生态环境增劲添力
·深化刑事审判工作改革 在更...
·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化认罪认罚...
·切实担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全面落实中央要求 坚持标准...
·全国检察机关将统筹推进大数...
·曹建明会见国际检察官联合会...
·最高检对辽宁省院党组巡视“...
·运用大数据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阳光办案”赢得司法公信----...
·当读书成为每个检察官的习惯 ...
·全力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落...
·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厅负责人...
·最高检严禁检察人员为减刑假...
·十项禁令,管住高墙内腐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
·最高检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规...
当前位置:首页>>案件聚焦
“48小时内”惹纷争,这件工伤认定行政检察监督案给出答案……
时间:2024-04-2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职工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心脏骤停
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
两个月未见好转
出院当天去世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视同工伤”
规定能不能应用到本案中
这件工伤认定行政检察监督案
给出答案
……


“我终于拿到了妻子的《工伤认定书》,为了这一天,我整整等了6年啊!”今年1月26日,杨某打电话告诉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这一消息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工作岗位发病

认定工伤艰难



杨某原本有个幸福的小家,妻子温柔体贴,儿子乖巧听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12月,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这个家的平静。


杨某的妻子王某在绍兴某县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已有15年,是一名招投标交易员。王某患有高血压,常年服药控制病情。2017年12月1日,王某像往常一样,受公司指派前往偏远的某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加招投标事宜。没想到,当天上午,王某在开标室突然晕厥倒地,不省人事,被立即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医院当天的抢救病历显示,王某的病症系呼吸心脏骤停缺血缺氧性脑病;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吸入性肺炎,高血压病。


杨某接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王某心跳得以恢复,但仍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谁知,杨某刚刚松了口气,医院就下发了王某的病危通知书。医生告知杨某,王某醒来的希望渺茫,但杨某不愿放弃,强烈要求医生继续救治妻子。最后,医院只能以药物及辅助设备维持王某的生命体征。


在王某救治期间,建筑公司认为王某的情况符合工伤认定条件,遂提出和杨某一起向某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杨某当即答应,并配合办理了相关手续。


事故发生两个月后,王某仍然没有任何好转迹象,但医药费却已花去14万余元。2018年1月28日,山穷水尽的杨某只得让王某出院。没有相关医疗设备支撑,王某于出院当天离世。王某所在社区出具了王某因病去世的证明。


本想着王某的工伤赔偿金能缓解一下家中的经济窘境,然而,杨某收到的却是某县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县人社局认为,王某的抢救时间超过了48小时,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规定。


“我妻子明明是在工作中突然倒地、抢救无效死亡,怎么就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呢?”杨某对此十分不解。2018年4月,杨某向某县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同年7月12日,县政府作出维持不予认定工伤的复议决定。


杨某不甘心,决定通过诉讼为妻子讨一个说法。2018年7月23日,杨某向某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案涉不予认定工伤及行政复议决定。案件经绍兴市中级法院指定,由绍兴市上虞区法院管辖。


经审理,上虞区法院作出驳回原告杨某诉讼请求的判决,理由相同,认为王某突发疾病后救治了两个月死亡,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视同工伤”情形。之后,杨某依据法律程序,又向绍兴市中级法院申请再审,绍兴市中级法院以同样的理由驳回了杨某的再审申请。


万般无奈之下,2022年3月14日,杨某来到上虞区检察院申请监督。


申请检察监督

司法鉴定甄别真相


承办检察官吴志灵在与杨某的沟通中发现,杨某多次提及王某为意外死亡,还称在前期诉讼过程中,他多次要求调取事发现场的视频监控录像,但某县人社局及司法机关均未调取核实,未作实质性审查。他认为,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对于王某死亡时间的认定,杨某也有不同意见:“医院抢救时我妻子就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40分钟了,这难道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标准吗?”


王某是否系意外原因导致死亡?对王某死亡时间的认定是否正确?为探寻事实真相,检察官依法调取了原审卷宗,后又数次赴某县调取事发现场的监控录像以及王某所有的病历材料,还询问了当时救治王某的医生以及目击证人,了解了王某入院治疗的具体情况。调查核实的结果是,王某救治期间均靠医疗设备维持生命体征,且医院多次表示救治无望。


考虑到王某的具体死亡原因、死亡时间认定等问题较为专业,2022年6月21日,上虞区检察院在省、市两级检察机关的支持下,先后委托省、市两级检察机关的技术审查部门、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法医临床技术审查及司法鉴定。


相关专家经过对王某送医抢救的病历资料仔细审查后认为,依照王某于事发当天呼吸和心跳停止、病情发展及救治情况,王某系自身疾病导致死亡,符合在病发后48小时内已经进入脑死亡期,且不可逆的判断标准。


在此基础上,上虞区检察院于2022年7月29日举行了公开听证会,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对案件进行了听证和讨论。听证员一致认为,无论从立法本意出发,还是从现有证据角度考量,王某的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


法院撤销原审判决

人社局认定工伤


有了专业鉴定意见的支持,检察官更加笃定,王某的情形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同时,事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及治疗过程也可以证实,王某摔倒后入院时心跳和呼吸已停止40分钟。


根据一般医学意见,当病人的心跳停止8分钟以上便无医学上的抢救意义,后来王某经医院多方救治才恢复心跳,但仍无法自主呼吸,长期昏迷,颅脑病情也未有好转迹象。某县医院救治医生表示,王某临床考虑为脑死亡状态。


与此同时,检察官又多次前往某县人社局,对收集到的相关证据以及鉴定意见、专家咨询意见予以反馈,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并对比以往类似判例进行解释说明,从法理情等方面分析人社局应当认定王某为工伤的事实和依据,努力消除双方在法律认识方面的分歧,面对面打消思想顾虑。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该县检察院协助上虞区检察院与县人社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形成了检察机关同向发力、共促争议解决的履职合力。在检察官的努力沟通下,某县人社局最终提出,是否认定工伤以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为准。


上虞区检察院认为,王某于2017年12月1日突发疾病,当日颅脑病情严重、大脑缺血缺氧时间过长,脑部损害不可逆,后续的治疗完全是出于家属的要求和医院的职责,从抢救生命的角度来看,在医学上明显属于后续抢救不必要。


虽然抢救时间远超48小时的“视同工伤”的规定,但王某始终是靠设备呼吸来维持生命,在病发后48小时内已进入脑死亡状态,且不可逆,最后在家属被迫放弃抢救的情况下拔掉呼吸机,在回家途中就被宣告死亡。


“无论是从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还是王某家属的亲情所系,都不会选择在48小时内放弃抢救,不能因为家属和医院的积极抢救而剥夺劳动者本应享受的工伤待遇。”吴志灵表示。


综上,从彰显立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原意,以及本案实际出发,上虞区检察院认为,王某的情形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应被认定为工伤。


2022年8月23日,上虞区检察院向区法院依法提出再审检察建议。上虞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对“视同工伤”的规定有48小时限制条件,但不能对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作僵化的理解,使法律法规失去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指引作用而造成错误的社会导向,应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条例的立法精神作出有利于劳动者和合乎情理的解释。本案中,王某抢救虽已超过48小时,但维持生命体征完全依靠医疗设备和药物,在撤除相关医疗设备后王某即停止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已出现48小时内脑死亡症状且不可逆的情形下,王某的死亡应被认定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情形。


2023年10月16日,上虞区法院作出行政判决,撤销该院原行政判决,撤销某县人社局及某县政府的决定,责令某县人社局于本判决生效后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同年12月27日,某县人社局对王某重新作出决定:认定王某为工伤。


历经种种波折,在检察机关的依法监督下,杨某终于为妻子讨回了公道。


检察官说法

为民而行,高质效护航民生民利


本案中,申请人因不服县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进行了多次诉讼,但相关部门对该案的审查均止于形式审查,未作实质性审查,导致行政程序一直在空转,既增加了当事人讼累、浪费了司法资源,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工伤保险条例》属于社会法范畴,适用该条例应当遵循社会法基本原则,通过社会财富二次分配来实现国家对人民的生存照顾,体现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目前,在我国法律法规对于死亡标准的认定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司法过程中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时,不宜作出对劳动者不利的解释。对“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作有利于劳动者且合乎情理的解释,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能够获得社会保险给付,方能充分体现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在办理本案的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践行“精准监督”理念,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认真审查案件材料,调取监控视频还原事发经过,就争议焦点问题委托鉴定机构进行专业技术鉴定,对王某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作实质性审查,依托检察技术审查、司法鉴定,解开案件疑团。此外,还通过召开听证会,既为厘清本案的争议焦点提供了有理有据的参考,又消除了双方当事人的疑虑,还为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并最终促成改判夯实了证据基础,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检察日报 作者:史隽 王旖 漫画:姚雯)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吉林市城西地区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  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